结语 EPILOGUE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题,深刻的影响了中国思想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孔子的形象已经随着儒学的沉浮而内化为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标志符号之一。孔子造像的兴衰和形式的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代帝王尊崇孔子儒教的情况,体现出了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对孔子的不同认识和理解,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思潮的指向标。孔子形象的视觉表现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艺术的一个特殊文本。对于儒学的尊崇、研究和宣传在重视图画“成教化、助人伦”观念的指导下必然离不开对于孔子形象的视觉表现,这种表现对于孔子后人的优待和孔庙的延续而带有祖先崇拜的性质。


不论是肖像式描绘还是雕像式的刻画,孔子再也不是春秋时代那位教书先生,而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一个无所不在的象征,历代孔子雕像的变迁已经远远超出了孔子雕像本身的视觉意义,折射出各个时期对于孔子极其儒学地位和影响有意无意的解构和重塑,也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思想尤其是儒释道三教的消涨关系,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古代人物绘画的脉络和特点。


历代孔子的形象不是儒学研究的对象,更不是美术史关照的个案。对于历代孔子形象的研究,重要的已经不是孔子真实形貌的探求和再现,而是其在思想和文化构建中的符号性象征意义。本次展览通过展示先圣像的演变,及其在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各种形象表现,体现孔子的影响力。